以青春之力搭建"数字银发桥",助力老年群体消除数字鸿沟

公益课堂助力老年群体乐享数智生活
谷悦彤
2025-10-14
来源: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

9月初,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“银发数字桥”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市正良街道蒲雅社区,开展“助力老年群体乐享数智生活”主题活动。数字化的时代已将到来,手机、自助预约器等智能设施已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却有这样一群人因为“数字鸿沟”难以被数字化的时代得心应手的生活。此次活动聚焦老年群体面临的“数字鸿沟”问题,旨在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设备如手机的使用方法,享受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便利生活,用专业与温暖搭建跨越代际的数字桥梁。


活动当天,蒲雅社区的公益课堂坐无虚席,老年人聚集在一起,探讨起在面对智能设备使用时出现的问题,带着好奇与期待早早到场。团队成员在公益课堂中借助PPT演示并系统讲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智能手机操作要点,涵盖无线网络连接、微信亲友联络、共享单车软件使用、线上挂号预约等实用功能。运用“场景模拟+实际操作”的方法,模拟需要使用智能设备的情景,如需要线上叫车出行等,引导老人将日常生活中的切实需要与抽象的操作步骤结合起来。数字时代,面向老年群体的网络诈骗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社会课题,因此团队成员的针对常见电信诈骗手段进行专项科普,并结合真实案例教老人如何识别这些手段,助力老年人提升反诈防范意识与能力。

图为团队成员详细讲解手机的使用方法。 张贺瑶 供图


在课堂内容结束后,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对手机使用方法的记忆,团队成员协同社区开展相关问题问答与蔬菜套圈结合的活动。成员向老年人提出手机使用相关问题,在回答正确后可以得到套圈资格。成员们抛出“如何调整手机字体大小”、“如何添加微信好友”等问题,老人们踊跃回答,在欢乐的氛围中,手机使用知识以一种趣味性的方法深深地刻入到他们的脑海中。这一活动不仅大大加强了公益课堂的吸引力,更让老年人更积极地参与其中。让知识学习完成了从“被动接受”到“主动汲取”的转变。

图为团队成员在与老年人在进行知识问答与蔬菜套圈活动。 张贺瑶 供图


公益课堂结束后,团队成员对老人们提出的手机使用疑问进行逐一解答,并通过手把手指导、分步引导操作等方式,帮助老年人独立完成各项功能操作,切实提升其智能设备使用熟练度。张阿姨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,成功解决了手机经常卡顿的问题,学会了如何及时清理内存,她高兴地说:“以前手机经常在刷视频、打微信电话的时候卡顿,现在刷视频流畅多了。”此外,考虑到老年人“记不住、忘的快”的特点,活动结束后,团队与社区合作提供视频回顾微课和实时答疑的功能,老人们在家中可以随时反复观看微课视频,重温课堂上的操作步骤;遇到新的疑问,也能通过线上渠道实时向团队成员咨询。这一长效机制,能够持续为老年群体的数智生活保驾护航。

图为团队成员为老年人一对一解答仍存在的手机使用问题。 谷悦彤 供图


此次活动有效缓解了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的适应难题,推动“银发族”深度融入数智生活,真正实现从“数字旁观者”到“共享参与者”的转变,为营造适老化数字环境贡献了青春力量。在未来,期待有更多这样的青年团队、社会力量关注老年群体的数字需求,共同推动数智生活的普惠性发展,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数字化时代拥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,真正实现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享”的数智晚年。

(通讯员 谷悦彤)


图为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合影。 王钰棋 供图


阅读31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