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苏州工学院“安工研学,固基筑防”社会实践团一行12人,走进苏州市望亭镇安全生产培训中心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该团队由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组成,以提升专业认知与素养为目标,通过体验式学习巩固安全理论、感知安全文化,在实操中锤炼专业能力、树立职业价值观。
2024年6月6日,望亭镇安全生产培训中心揭牌成立,旨在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授课方式,让企业、社区、学校等在培训学习中扎实学好各类安全知识,切实提升安全生产能力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安全基础。团队成员由国家安全观切入,体验安全生产体感培训,真实感受安全生产的事故案例,掌握预防和应对机械伤害的基本技能。结合《化工设备与机械安全》的书本知识,团队成员还从本质安全、技术保护、人机交互等方面对设备隐患部件的防护措施展开激烈讨论。
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机械设备事故模拟。谢昊澜供图
在培训中心阅览室,同学们研读了多本安全管理及安全法律法规相关著作,并围绕“固基筑防”这一主题,就“如何提升专业素养”“增强法律法规意识”和“传播安全文化”等议题进行热烈交流。一位培训员语重心长地指出:“安全工作既要跑现场,也要有扎实的理论支撑。没有理论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是低效的,报告质量也难以保障。人命关天,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。我们必须从事故中汲取教训,传递安全的价值——它是天伦,是亲情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。”
团队成员陈同学感慨道:“安全工程专业的学习,不仅是掌握知识,更是唤醒每一个人对安全的内在渴望,并帮助他们真正实现安全行为。”
图为团队成员围绕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展开讨论。谢昊澜供图
返校后,实践团及时整理所学所感,分工协作制作了三份安全宣讲PPT,面向本院同学开展安全主题分享。宣讲内容从安全生产法切入,涵盖安全法律法规、文化知识、应急器材使用、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以及“安全生产月”精神解读,生动呈现了安全工程专业的现实意义与职业魅力。现场同学认真聆听、记录,并分组展开讨论,反响热烈。
图为团队成员对在校学生进行安全宣讲。谢昊澜供图
负责宣讲的张同学总结道:“从‘要我安全’到‘我要安全’的转变,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源于无数次站在对方角度思考、用对方接受的方式去引导的积累。只有当安全文化真正触达人性、融入生活,真正的蜕变才会发生。”
说到底,‘要我安全’到‘我要安全’蜕变,不是一场运动,而是无数次“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做引导”的累积。作为安全工程的学生我们深知,当安全文化真正触达人性、融入生活,蜕变自然会发生。
图为团队成员在望亭镇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合影留念。谢昊澜供图
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认知之旅,更是一次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深度探索,我们深刻明白:安全不是口号,而是需要每个人用行动砌成的围墙。公共安全直接关系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,安全人才是维护这一领域的“一线力量”。此刻,安全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,只有将理论转化为日常的自觉行动,把安全知识、安全文化传递给身边人,安全基石才能真正筑牢。(通讯员:张英卓)